著名的“钟王”是为“伊凡大帝”钟楼铸就。它的历史起源于戈东诺夫时期,他命令浇铸重量超过1000普特的大钟并将它挂在木质框架上。然而,在一场克里姆林宫大火中,木质钟塔被烧毁,大钟掉落并被摔坏。沙皇阿列克谢下令重铸“钟王”,将它的重量增至8000普特,并将它放入菲拉列特附属建筑物中。但这沙皇的“报喜者”重蹈了前任“钟王”的命运,在1701年的大火中被烧毁。

1730年刚刚登上皇位的女皇安娜提出了将大钟碎片重新浇铸的想法。新的“钟王”应该重达13000普特(超过200吨)。浇铸这种尺寸的钟是极复杂的技术任务。工匠伊凡·莫多林接受了这一挑战。1734年夏天在广场上直接开始放置炼炉。第一个浇铸物并不成功:炼炉迸裂,金属掉在地上。于是莫多林开始准备浇铸第二个“钟王”,但没有来得及完成它。随后,莫多林的儿子米哈伊尔接替了他的工作。在所有浇铸准备工作完毕时,广场上为以防万一聚集了400个消防员,科洛姆纳大主教维尼阿敏在祷告后亲自给炼炉生起了火。1735年10月25日浇筑工作顺利结束。

“钟王”的整体装饰是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,钟上还能找到18世纪上半叶俄罗斯造型艺术传统形象,看到雕塑家意大利手艺的痕迹。雕塑家用大量的装饰图案、题词、沙皇阿列克谢和女皇安娜的浮雕形象雕饰了浇铸物。在1737年克里姆林宫内发生大火之前,“钟王”就保存在洞穴里的格子台架上。铸造洞穴上的木质屋顶着火,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“钟王”因不均匀冷却而爆裂出缝隙。一开始,有人提出重铸它,但根据编制的预算,花费将大于之前浇铸它的花销。因此钟王继续被保存在洞穴内。1821年亚历山大一世下令清理洞穴并往洞穴内下放了梯子,为“钟王”爱好者提供便利。1836年,“钟王”从地下取出,被安放在底座上。克里姆林宫的游客经常对重铸这独一无二的“钟王“的可能性感兴趣,希望它能重新发声,其实早在18世纪就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了。

19世纪末,俄罗斯媒体上甚至展开了对重铸“钟王”的必要性的讨论。毫无疑问,以现代技术水平完全可以焊接现有的残碎物并可以还原其余部分。然而这样做后,“钟王”上独一无二的雕饰图案将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。